被動房之家
www.www.landmark-moive.com
 
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方式
手機電話:18618173826
電子信箱:chtyjy@126.com
辦公電話:010-57183865
聯(lián)系人:周懿

德國冬季如何采暖

2017-12-21 10:22來源:綠色建筑研習社

有一年筆者在杭州過春節(jié),杭州的冬天很冷,雖然從溫度計上看很少會降到零度以下,但是這里潮濕的氣候讓寒冷變得有些刺骨。


這座近1000萬人的大都市并沒有實施統(tǒng)一供暖:辦公室的白領們穿著羽絨衣在敲打鍵盤,裹著秋褲的雙腿不停地抖動;幼兒園的孩子們的身上裹著里外三層的衣服,稚嫩的臉上是揉得紅通通的鼻子。


德國采暖1 拷貝.jpg


眾所周知,中國有一條沿秦嶺-淮河劃出的供暖分界線,這條線以北,在冬季實施集中供暖。那么南方呢?扛著吧。


冬冷夏熱的杭州就在這條線的南邊,因此一到冬天,屋里屋外都一樣的冷,以至于杭州居民都調侃說:“北方過冬靠暖氣,我們就靠一身正氣!” 對于幸運的北方居民,提前供暖、加大供暖力度等成為冬天的熱點話題。


而不少南方居民在羨慕之余,也在不斷的討論自己的城市是否應該集中供暖。最近幾年來,不少富裕的南方城市開始“破冰”,杭州就是集中供暖的試點城市之一,當?shù)匦』锇閭冮_始歡呼“再也不用凍成狗啦”。



問題來了,德國是怎么供暖的?


德國采暖2 拷貝.jpg

德國2017年1月的平均氣溫圖,大部分地區(qū)都低于零度


德國是一個高緯度國家,冬天漫長而寒冷,供暖時間照慣例是從當年的10月1日到第二年的4月31日。即使在夏季,如果出現(xiàn)了極端天氣,驟然變冷的話,室內也能隨時根據(jù)需要供暖。


筆者所居住的城市是柏林,位于北緯52.5度,和中國最北的漠河只差了不到0.5度,可以說比絕大多數(shù)的中國城市還要更“北”。寒冷的氣候使得“讓每個家庭用上暖氣”被作為一項國家大事,暖氣費也是家家戶戶的一筆重要開支。


德國能源機構從舒適和節(jié)能的角度出發(fā),向公眾建議的室溫為:臥室為16攝氏度,起居室為20攝氏度,浴室為24攝氏度。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的一篇文章說,德國人每月每平方米居住面積的取暖花費是1.2歐元,這意味著一個80平方米的公寓,每月的暖氣費用是96歐元,折合人民幣約750元。


供暖需求如此強大,但德國本身能源十分匱乏,天然氣和煤炭都依賴進口,因此德國非常注重效率和環(huán)保。德國的石油幾乎100%依靠進口,天然氣80%進口,煤的進口量也日益增長。


據(jù)統(tǒng)計,德國約有一半的最終能源消費用來生產熱能,其中家庭供暖占熱能消費的46%。如何提高熱能生產效率,增加建筑保溫,一直備受關注。2002年生效的《能源節(jié)約法》就旨在規(guī)范鍋爐等供暖設備的節(jié)能技術指標和建筑材料的保暖性能等。

德國的暖氣供給分為集中供暖和獨立供暖。在前民主德國地區(qū),集中供暖占供熱系統(tǒng)的30%,但是在前聯(lián)邦德國地區(qū)僅占9%,不過居住密度比較高的高層住宅基本都是集中供暖。筆者所居住的首都柏林,擁有全德最大的集中供暖網(wǎng),城市里有1875公里的供暖管道,供主城區(qū)的130萬人使用。


在中國北方,暖氣計費是按照居住面積一次性交一個采暖季的暖氣費,這種“包月”的做法使得很多用戶在使用暖氣時變得“肆無忌憚”,很多人出門后不會關掉暖氣,甚至出現(xiàn)了因為家里溫度太高開著窗戶散熱的現(xiàn)象。


這在德國是無法想象的。筆者曾經(jīng)有一次下班后忘記關暖氣,第二天辦公區(qū)的管理人員居然找上門來提醒,警告筆者會給供職的研究機構帶來高昂的賬單。


集中供暖在德國是如何計費呢?


德國的集中供暖采取分戶熱計量收費,采暖在冬季是一筆不小的賬單。德國早在1981年就公布了暖氣和熱水計量收費條例, 其中包含對那些不執(zhí)行此條例的房產主的懲罰條款,因而分戶熱計量收費得以在德國大面積推廣。


在德國,每個暖氣片上都有一個調節(jié)閥,可以根據(jù)需要調節(jié)溫度。供暖公司根據(jù)數(shù)據(jù)收費,多用多交,少用少交。因此在德國,人們都習慣在出門前或入睡前調低暖氣用量,如果家里長時間沒人就直接關掉暖氣閥門,這樣既能省錢也能避免浪費。


德國采暖3 拷貝.jpg

德國暖氣片的溫度調節(jié)閥

再來看德國集中供暖的熱力生產。德國主要采用天然氣和燃油,配合少量的電、煤炭和可再生能源進行熱電聯(lián)產。過去,煤炭曾經(jīng)是主要燃料,但由于環(huán)保壓力,德國超過75%的新住宅使用天然氣這一相對清潔的能源,以減少空氣污染。


熱力生產企業(yè)往往非常注重生產效率。首先是控制鍋爐大小,現(xiàn)代的鍋爐可以精確控制燃料和空氣的混合比例,使燃料充分燃燒,減少因燃燒不完全而產生的有害氣體。此外還要改良控制系統(tǒng),通過合理設計煙道、回收預熱等措施,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另外一種就是家庭獨立供暖。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雖然德國集中供暖系統(tǒng)依舊發(fā)達,但個人供暖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德國家庭大多數(shù)采用天然氣、燃油等方式采暖。德國城市許多樓房的地下室設有一個天然氣鍋爐,負責全樓的暖氣和熱水供應。在德國政府的推動下,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近年來在獨立供暖上應用得越來越普遍。


開源還要節(jié)流,供暖的另一面是如何“保溫”。


德國人做了大量冬季房屋熱量損失和研究,對于提高房屋的密閉性和保溫性推出了很多產品。二戰(zhàn)以后的建筑,屋頂、墻壁和窗戶通常都有良好的密閉隔熱措施。但是在我國,門窗的熱損失已經(jīng)占50%以上,很多地區(qū)政府補貼外墻保溫,但是窗戶還是普通的玻璃,尤其為了好看,窗戶越變越大,落地窗已經(jīng)成為一種時尚,因此冬天屋里也就越冷,浪費的能源也就越多。

此外,德國近年來不斷出現(xiàn)的綠色建筑為民眾提供了新選擇。比如,德國被動房擁有自動平衡室溫的功能:被動房的外墻和門窗隔熱功能優(yōu)良,通過新風系統(tǒng)可抽掉污濁廢氣輸入新鮮空氣,即使在沒有供暖的情況下利用地熱也可以保持較舒適的室溫。(被動房是指不需要包括空調設備在內的主動供熱系統(tǒng)的建筑?!幾ⅲ?br style="margin:0px;padding:0px;max-width:100%;box-sizing: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break-word !important;" data-filtered="filtered" />


德國采暖4 拷貝.jpg

德國被動房研究院(Passivhaus Institut)關于被動房的說明

從左到右依次是:保溫層、被動房窗戶、新風系統(tǒng)、氣密性、無熱橋

德國舒適的供暖系統(tǒng)源自德國人的“摳門”,從法律條例、供暖設備到房屋結構設計,再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習慣,節(jié)能、環(huán)保的觀念貫穿始終。


當前,德國正在進行能源轉型,德國政府希望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削減煤炭的使用。中國是能源消耗大國,如何保障老百姓的生活,同時提高能源效率,要“大方”還是要“摳門”,或許是我們每個人都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