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密性外圍護結構的設計原則
設計和建造氣密性建筑外圍護結構的另一個重要原則是盡早確定氣密層的位置。只允許有一個包裹整棟建筑的圍護結構氣密層。兩個不太密封的圍護結構加起來還是不太密封。氣密性外圍護結構必須能用一支鉛筆在剖面圖上完整走通,而沒有需要讓開的地方。在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到以后的施工。盡量避免穿透墻體,否則就必須精細設計,精細招投標并監(jiān)督施工質量。氣密層一般位于外墻內側,它同時可以作為隔氣層,而且至少在施工階段必須能夠容易夠著,以便不費太大功夫就可以進行修補。
對于氣密層同樣適用:管線穿透總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并且可能成為缺陷的源頭。所以在設計階段必須限制這種穿透口的數量。線纜應盡可能綁在一起。應盡量避免在外墻上安裝插座。在不可避免的地方,在輕型木結構建筑上應該使用氣密性插座盒。在實心墻體上必須采用埋入式插座盒時,應將其完全埋在石膏泥中,因為抹灰一旦有中斷就會出現泄漏。
圖1:檐口的細部節(jié)點,輕型木結構墻和屋面
U墻=U屋面=0.12W/(m2?K),Ψa=-0.026W/(m?K)
圖2:檐口和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的節(jié)點
U墻=U屋面=0.12W/(m2?K),Ψa=-0.03W/(m?K)
圖3:屋脊的細部節(jié)點,輕型木結構墻體和屋面
U墻=U屋面=0.12W/(m2?K),Ψa=-0.055W/(m?K)
圖4:屋脊的細部節(jié)點,實心墻體和輕型木結構的連接。這里沒有墻頭,而是直接伸進屋面保溫
U墻=U屋面=0.12W/(m2?K),Ψa=-0.03W/(m?K)
圖5:檐口細部節(jié)點的處理建議。左圖:單層輕型木結構屋面與外墻外保溫連接。右圖:雙層屋面結構,椽條之間填充預制保溫型材
圖6:支撐在底板上面的內墻,保溫在底板下面。利用加氣混凝土塊對條形基礎進行隔熱處理。從等溫線圖可以看到,溫度分布曲線在建筑物理學上完好無缺
U底板=0.12W/(m2?K),Ψa=+0.022W/(m?K)
圖7:支撐在底板上面的輕型木結構內墻,保溫在底板下面。木質材料實現了良好的隔熱效果。U底板=0.12W/(m2?K),Ψa=+0.015W/(m?K)
如果此處用輕鋼結構內墻,則熱橋系數會大許多,所以不能用于冷底板上
圖8:支撐在底板上面的實心內墻,保溫在底板下面。為了融熱此處必須采用加氣混凝土塊。
U底板=0.12W/(m2?K), Ψa=+0.14W/(m?K)
兩塊加氣混凝土塊上下壘砌,可以使熱橋系數降到Ψa=+0.104W/(m?K)
圖9:支撐在底板上的輕型木結構外墻的根部,底板保溫層位于外側。
U底板=U墻=0.12W/(m2?K), Ψa=-0.031W/(m?K)
圖10:支撐在條形基礎底板上面的輕型木結構內墻的根部,利用加氣混凝土進行隔熱處理
U底板=U墻=0.12W/(m2?K), Ψa=-0.019W/(m?K)
圖11:支撐在底板上的輕型木結構外墻的根部,底板保溫在內側
U底板=U墻=0.12W/(m2?K), Ψa=-0.056W/(m?K)
如果不用埋入式或空墻插座盒,也可以采用明線。不同的電纜敷設在線槽里,這樣可以在任何希望的位置安裝插座。
圖12:支撐在地下室頂板上的輕型木結構外墻的根部,保溫層在地下室頂板的上部。外墻上的保溫層向下延伸,像圍裙一樣可以顯著減少熱橋效應
U底板=U墻=0.12W/(m2?K), Ψa=-0.054W/(m?K)
二、輕型木結構
在輕型木結構建筑上,一般由內側的木質材料板構成氣密層。按照這樣的原則:內側氣密,外側保溫但透氣,這種構造在建筑物理上完好無缺。但是這并沒有解脫無論從面上還是從節(jié)點處對濕氣輸送進行細致檢查的責任。
板與板的對接處必須保證永久密封。必須用專用膠帶或與表面貼合良好的橡膠密封帶覆蓋接縫。必須注意密封材料有足夠的回彈力。
門窗接縫同樣利用膠帶或薄膜覆蓋,覆蓋層像圍裙一樣沿著窗框走一圈,并與墻體有力粘合。
插座必須作為氣密性空墻插座盒施工,這種插座盒現在市場已經有供應。接線盒上只按照需要開孔,孔的大小能讓電纜盡可能把孔堵住。
三、實心墻體
實心墻體的氣密層原則上也位于房間側。抹灰層就作為氣密層。不同建筑構件的連接必須保證永久氣密性。不同溫度性能的建筑構件會因脹差錯位,容易引起裂縫。所以輕型木結構的屋面與抹灰實心墻體連接處必須用膠帶或軟管密封連接,讓兩種建筑構件的相對運動有很好的過渡。比如薄膜可以粘在蓋板上,并用抹灰將其壓到墻面上。
窗戶的氣密性節(jié)點同樣可以用硅膠檢修縫(寬度和深度<5mm)來制作。出廠時已經與窗戶固定粘貼的薄膜圍裙可以顯著減輕現場安裝的工作量。薄膜圍裙的另一邊被埋在抹灰層內。此時一定要在現場給工人交代清楚薄膜圍裙的用處。在工地上已經發(fā)生過這樣的事情,工人由于不知道薄膜圍裙的作用而把它割得干干凈凈,因為工人以為它們是包裝材料。
圖13:樓板與輕型木結構墻體的細部節(jié)點。碰接處用24cm厚的保溫層覆蓋。由此可以將熱橋系數降到可以忽略的水平。
U墻=0.12W/(m2?K), Ψa=+0.009W/(m?K)
圖14:混凝土樓板與外保溫的實心墻體的細部節(jié)點。這里的熱橋效應可以完全忽略不計(Ψa=0),因為保溫層沒有變薄
上下兩個房間內的氣密層由抹灰層構成。所以,對于實心墻體始終要注意,抹灰層應該一直做到混凝土樓板上,然后再做地坪和隔聲層。外墻上的插座應該用抹灰完全封住
地板與墻體節(jié)點的抹灰應該一直做到混凝土樓板,然后再做地坪。未抹灰的砌體一般是不密封的,完全可能出現幾米長的氣流通道(例如通過縫隙等)。所以在采用墻面安裝的整體廚房和衛(wèi)浴室時要特別注意。也就是在安裝廚衛(wèi)和貼瓷磚前,應該對砌體做完整的抹灰處理,以封閉砌體上的縫隙。如果不這樣處理,在完成安裝后一般是無法再修補這種透氣通道的,因為無法找到漏氣點了。
圖15:內側的氣密性窗戶節(jié)點,窗框上延伸出來的薄膜在與墻體蓋板上的薄膜粘貼前的狀態(tài)?,F場打的發(fā)泡膠只用于填充結構縫,與氣密性沒有任何關系
圖16:已經粘貼好氣密性薄膜的窗戶
圖17:刨花板接縫處和用于在空腔內灌裝保溫絮的孔洞(灰色)上的氣密性膠條(黃色)
圖18:抹灰實心墻與輕木結構屋面氣密性節(jié)點的不同處理方法。薄膜膠帶可以粘貼到屋面蓋板上。在墻上可以抹在抹灰層里或者和型材有力結合
外墻內的插座必須埋在石膏泥里,因為氣密性抹灰層的任何中斷都有潛在的漏氣可能。
對于縫隙一般應注意:應該使用永久彈性的填縫劑并保持可視狀態(tài)(檢修縫),寬度不得超過5mm。此外,填充材料在縫隙內只能粘住兩側:墻角抹灰刮縫或抹灰收口型材。
四、現澆混凝土立柱
在這里,內抹灰層同樣作為氣密封層,其要求和實心墻體相同。
圖19:抹灰實心墻與混凝土墻氣密性節(jié)點的各種處理方法。這里主要應注意:不同建筑構件之間的連接不能被撕裂,并隨著時間形成不密封縫隙。軟管密封必須有足夠的回彈力。一般應注意:永久彈性填縫劑必須保持可視(維修縫),寬度不得超5mm。此外,填充材料只可以和兩側連接:墻角抹灰刮縫或抹灰收口型材
圖20:混凝土墻和輕木結構屋面的氣密性節(jié)點的各種處理方法。薄膜膠帶或軟管密封必須有足夠的回彈力,并與兩個構件有力結合
總結:氣密性外圍護結構 |
適合和不適合用于建筑物氣密性外圍護結構的材料。當然,這里應該認真執(zhí)行供貨商的使用說明。 |
適合:用于常規(guī)建筑構件的氣密性材料 | 不適合:不密封材料 |
砌筑墻體內側的抹灰層 薄膜 有網格布的油毛氈 硬質木質材料板,如密度板、三合板 正確澆筑的混凝土 | 砲筑墻體(灰砂漿填縫!) 刨花板和軟木纖維板 孔眼薄膜 聚苯板 企口板 |
氣密性節(jié)點 | 非永久氣密性節(jié)點 |
用丁基橡膠帶粘貼的薄膜,另加壓緊板條 正確施工的膨脹密封條,另加壓緊板條 用調配良好的混凝土灌注的穿透口和勾了填縫劑的縫隙 氣密性丙基酸膠帶 壓緊的密封條 | 包裝膠帶、縐布帶等 太干的混凝土(很難涂抹密封) 太濕的混凝土(收縮縫) 粘貼到未做預處理的實心構件上 PU-安裝發(fā)泡膠 用硅膠填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