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房之家
www.www.landmark-moive.com
 
聯系方式
 聯系方式
手機電話:18618173826
電子信箱:chtyjy@126.com
辦公電話:010-57183865
聯系人:周懿

什么是被動房?

2018-08-21 09:32來源:建學叢書增刊《被動式建筑(被動房)》作者:盛學文

被動房是眾多節(jié)能建筑的一個分支,被動房標準要求在高效利用能源的同時為住戶提供經濟且滿足舒適性標準的生態(tài)建筑。


德國被動房研究所(PHI)通過二十余年的實踐證明被動房是經濟可行的節(jié)能建筑。


從某種意義上說,被動房僅僅是一種低能耗建筑的建設實踐。典型的被動房通常具有下述特征:


  • 極低的供暖熱能耗:供暖熱能耗相當于傳統(tǒng)建筑物的十分之一、現有節(jié)能建筑的約四分之一。

  • 被動式能源的利用:充分利用建筑物內部的能源,包括住戶的體溫、進入建筑物的陽光等,被動式能源的利用間接的提高了室內的熱舒適性。

  • 適宜的外保溫標準:高標準的保溫門窗和建筑外保溫為保持室溫避免散熱不良提供基本保障。

  • 通風與通風熱回收:配有高效熱回收裝置的通風系統(tǒng)工作穩(wěn)定且不會產生紊流,同時可將回風中的余熱進行有效的回收、利用。

  • 節(jié)能途徑與舒適性:通過建筑構件和優(yōu)質的通風系統(tǒng)實現節(jié)能的目的,舒適性標準高于常規(guī)建筑。


圖1.jpg

圖1 被動房與低能耗建筑的采暖能耗對比


被動房的基本特征


1高標準的舒適性


被動房標準提供了一個以合理成本在四季為住戶提供舒適室內環(huán)境的解決方案,并獲得了住戶的認可。


2優(yōu)異的質量


被動房建立于高標準保溫層和氣密層的基礎之上,可以說沒有高標準的設計、建造質量就沒有被動房。


作為被動房的基本原則之一,無熱橋設計與施工是消除建筑物保溫層“弱點”基本手段,可以避免室內冷角的出現和過大熱損失。


精心設計、施工的氣密層具有多重作用:首先,可以阻止潮氣侵入保溫層,在確保保溫效果的同時避免了因潮氣侵入所造成的圍護結構內部結露、霉變損害。其次,高標準的氣密性極大的降低了無組織通風所引起的熱量損失,阻止了空氣穿過圍護結構時帶入室內的污染物。


3生態(tài)友好型的象征


與常規(guī)建筑相比,被動房通過少量的建設增量成本實現了極低的運營能耗。從根據氣象條件選擇經濟且必須的保溫層厚度使得原生態(tài)能源消耗量在被動房的整個生命周期內被降至一個極低的水平。被動房在節(jié)省能源資源的同時大大降低了對環(huán)境的破壞,也因此滿足了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需求。


4經濟承受力


被動房不僅實現了整個生命周期的低成本,與執(zhí)行現行節(jié)能標準的普通建筑相比,其初期投入的增量成本也處于一個可接受水平:由保溫層加厚、門窗保溫規(guī)格提高以及新風系統(tǒng)的高效熱回收機能取代昂貴的供暖、供冷系統(tǒng)后的增量成本是極其有限的、可被接受的。


5測試結果與適用范圍


作為歐洲被動房有效成本研究計劃的組成部分,對114棟被動式公寓的實測結果表明,相對于傳統(tǒng)建筑,被動房節(jié)能90%。


早期的被動房標準僅適用于中歐氣候帶,自被動房被引入中國,中國各氣候區(qū)內大量的試驗性建筑的建設實踐為被動房的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和數據,PHI已制定出新的認證標準,河北省也率先出臺了第一部適用于我國寒冷地區(qū)的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設計標準。


本文摘自建學叢書增刊《被動式建筑(被動房)》,綠色建筑研習社已取得本書連載授權,轉載必究。建學建筑與工程設計所有限公司致力于綠建及超低能耗建筑設計,現已建成和在建PHI認證標準項目共4項。